4月3日,比利时降噪生活方式品牌 Loop律谱发起的“听见·loop”品牌及新品发布会在兴业太古汇上海VIP lounge举办,正式拉开Loop律谱在中国市场品牌元年的序幕。
发布会海报和现场剪彩仪式
活动现场比利时驻上海领事馆总领事 Mr. Pascal BUFFIN、比利时Loop律谱品牌联合创始人Dimitri O、荷比卢商会副总经理 Jonathan Xu,比利时Loop律谱中国区负责人沈嘉璐,携上海国际设计节组委会秘书长诸侃麒、上海国际设计节副秘书长董程,与活动场地方嘉宾兴业太古汇联席总经理施桂攀先生、兴业太古汇联席总经理丁瑞芳女士 、Give&Take 熊爪咖啡创始人天天、Give&Take 熊爪咖啡CEO陈大可,及众多品牌挚友们共同出席了本次发布会活动。
比利时Loop律谱品牌联合创始人Dimitri O
比利时驻上海领事馆总领事 Mr. Pascal BUFFIN
比利时Loop律谱中国区负责人沈嘉璐
作为EART PROGREM “善声计划”的发起品牌之一,Loop律谱也携同上海国际设计节主办方向在场参加活动的品牌挚友们发出“善声计划”项目邀请书,以“商业向善”为出发点携手共建企业在听力保护、听觉关怀领域的更多发声与合作,助力全社会守护日常听觉健康,共创“善艺共声”。
一场降噪生活方式的新革命,重构听觉保护的自控闭环
Loop 律谱,是由两位理工科电音爱好者Maarten Bodewes和Dimitri O共同创办,成立于2016年音乐时尚文化盛行的比利时安特卫普。源自对音乐的热爱与听力损伤的隐忧,激发他们开启探索降噪耳塞的非凡之旅,并在全球掀起了一场听觉革命。
与常规降噪耳塞不同,Loop 律谱降噪耳塞采用了符合人体工程学的设计,其标志性圆环内含3个金字塔形固定点,通过不同的声道与滤网结构,达到过滤高频与低频噪音的功能。其经典圆环造型贴合耳道形状,佩戴舒适且不易脱落,满足不同场景不同时段的降噪需求。
每款Loop 律谱降噪耳塞都由环保安全材质制造,简单清洗即可长期佩戴与使用。历经欧洲实验室深度技术研发及专业系统化严格测试,均获得PPE专业认证、欧盟CE与美国ANSI 安全质量认证。
为满足不同人群、不同时段及场景的降噪与防护需求,现已推出律动系列耳塞(Experience Series)、商旅静休系列耳塞(Quiet Series)、甜梦系列耳塞(Dream Series)、专注系列耳塞(Engage Series)、三合一系列耳塞(Switch Series)等多款耳塞系列,为日常工作、出行、娱乐与睡眠场景提供了更多元的降噪解决方案,带给全球声音敏感者全新世代的降噪体验。其中专注系列耳塞(Engage Series)和三合一系列耳塞(Switch Series)两款产品,以其创意造型设计与大胆配色,荣获德国红点设计奖项。
Loop Switch 2
Loop Switch 2自控升级,3种模式“声量自控生活”
本次在中国市场发布的全新Loop Switch 2 降噪耳塞为Switch系列的二代全新升级款。该款降噪耳塞集成三种降噪模式,可通过机械旋转控制轻松调节至“专注模式Engage 20分贝降噪”、“律动模式Experience 23分贝降噪”与“静休商旅Quiet 26分贝降噪”,用户可在办公场景、演唱会场景、商旅小憩场景中进行“声量自控”调节,随心而律。
Loop Switch 2 降噪耳塞在以下几个维度上进行了全新的“自控”升级:首先,3种模式随心切换 :可在商旅静休模式(深度专注与休息)、办公专注模式(清晰交流)和律动体验模式(现场音效增强)三者间随心自控切换;其次,外观设计结构更薄:外观及结构设计上更接近现有产品,多重机械结构聚集小小圆环之中;以及阻尼拨盘,一键调节 :内置机械拨盘设计,轻微阻尼感,指尖轻转即可切换模式,操作便捷。并且,升级版本附赠4种尺寸耳塞套,满足各种耳道需求,稳固贴合耳道,全天佩戴无压力。完美诠释“自控升级,随心而律”的全新日常听力保护“声态宣言”。
今年,Loop 律谱与迈凯伦车队达成深度合作,冠军车手诺里斯阿布扎比也将携Loop Switch 2代三合一旗舰款降噪耳塞,参加在今年F1日本站的比赛。通过为车手提供降噪解决方案,有效降噪与控制比赛、人群和对话的声音,帮助车手获得更为优异的专注力,提高个人的赛场表现。
“听”得见的守护,拉“静”生活自控权
世界卫生组织在《世界听力报告》(2021年)中预估至2050年,将有近25亿人患有某种程度的听力损失,其中至少有7亿人需要康复服务。这意味着,到2050年,预计将会有1/4的人患有听力障碍。现今有15亿人患有一定程度的听力损失,保护听力健康已迫在眉睫。而从个人自主防护到社会支持,都需要全生命周期的关注。
活动现场图
为了提升大众对于噪音和听力保护的认知、对听觉感官的关注和降噪耳塞功能的体验,本次活动现场也在兴业太古汇熊爪咖啡darksoast店中进行了黑暗脱口秀和听力感官快问快答等多个互动体验环节,为到场的嘉宾及品牌挚友带来一场影响深刻,又意义非凡的沉浸听觉感官体验。
活动最后,各方代表上台携手发起听觉关怀公共艺术项目计划「EART PROGRAM善声计划」的项目邀请仪式,以“善艺共声”为项目总体理念,邀请更多品牌与艺术家加入其中,共同关怀听觉,共同善声万物!
比利时Loop律谱品牌联合创始人Dimitri表示,“世界充满噪音,过多的噪音不仅隔绝了我们与世界的关系,也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不自控。通过对听力保护意识的增强,以及对听力保护认知的提升,我们会获得更专注的理解与沟通。”秉持降噪保护听力健康的初衷,针对更多声音敏感人群未被满足的降噪需求,Loop 律谱将在中国市场,通过不断的技术与设计升级迭代,持续带来更加丰富多元、创新向善的降噪解决方案。
现场展示Switch 2产品
此次发布「EART PROGRAM善声计划」,以Loop律谱品牌在中国市场元年为契机,以上海国际设计节SIDF为平台载体,协同MOYI ART艺术家董程所著“IN BENEVOLENT LOOP置身于仁善往复”艺术装置,将在接下来陆续展开更多对听力健康的认知活动及对噪音与降噪的关注与探索,一同打造契合都市声量的声态艺术装置体验。同时在中国市场全新发布的Loop Switch 2降噪耳塞也将延展更多“声量自控生活”的场景及应用。
声量自控生活。Your life, Your volume.
比利时Loop律谱品牌联合创始人Dimitri O
Q: 中国消费者对“颜值经济”高度重视,Loop多样的配色选择和兼具装饰性的收纳盒设计广受欢迎。未来是否会融入更多本土文化元素?
Dimitri:自Loop创立之初,风格就是我们品牌的重要核心资产。正因如此,无论是和McLaren、Tomorrowland还是 Smiley 的合作,我们始终致力于将鲜明的风格元素融入每一次合作。这几天在中国的所见所感,也让我深刻意识到,与文化建立联结、打造独特且专属的体验,确实至关重要。
穿戴是一种自我表达的方式。一切戴在耳朵上的东西,都将成为面部的一部分——它是有存在感的,是被看到的。很多同行试图隐藏或掩饰他们的产品,但我们认为这没有意义。所以我们的理念是,如果它无法被隐藏,那就让我们享受其中。
对于很多人来说,有态度耳塞也是一种自我表达的方式。当然,它还是一款功能性产品,但我们喜欢将耳塞与太阳镜作类比。当阳光照进眼睛时,你会下意识地戴上太阳镜——这是自然而然的行为,完全符合常理。而且你可能有好几副太阳镜:一副放在家里,一副放在办公室,可能还会有一副放在车里。让耳塞像太阳镜一样被大众广泛接受——这正是我们所追求的愿景。
Q: “穿戴即自我表达”这一理念是否受到音乐人通过服饰和配饰传达自我身份的启发?在中国市场,如何进一步放大这一文化符号的价值?
Dimitri: 我们一直尽可能通过各种合作来推动品牌发展。如果大家看到一些受人尊敬的艺术家或者大型音乐节在用我们的产品,那传递出的信号就很强烈:他们都在用,那我也可以放心用。
这也是我们和迈凯伦F1合作特别有价值的原因。一方面,它代表了创新、工程技术和前沿科技。另一方面,也和他们的车手Lando Norris的个人形象紧密相关。他是那种高效能、超专注的代表人物,正好和我们Switch这款产品的理念不谋而合。他在健身或训练时可以使用Switch,帮助自己保持高度专注。
Q: 很多耳塞都是“一刀切”的尺寸,而 Loop 提供了多种尺寸的耳塞套,还有像Mute环这样的可调节降噪功能。这种“个性化”策略的灵感是从哪儿来的呢?
Dimitri: 我们想要“重新定义的不只是耳塞”这个想法,最初就是从个人经历出发的。我自己有听力受损,我的合伙人Maarten Bodewes也是。大概十几年前吧,我们就在找那种既好用、性能靠谱,又有设计感的产品。经过各种测试,我们发现市面上的种耳塞产品几乎都是“一刀切”的设计。但这就像假设每个人的鞋码都一样,根本行不通。这个过程中我们也慢慢开始了解耳朵的多样性。比如我自己的耳朵就又小又直,而 Martin 的耳朵比较大,但很柔软、弯曲度高——所以我们需要的其实是完全不同的解决方案。我们在产品开发的早期就意识到了这一点。
后来我们也开始参考一些在“贴合度”方面做得更好的其他产品类别。比如耳机,很多人平时听音乐都会用,它们通常会配有小号、中号、大号的耳塞套,方便不同的人找到合适的尺寸。我们当时就觉得,这种做法很聪明,于是也把它应用到了自己的产品上。
在耳机市场上,很多品牌也会通过外观设计和材质来表达自己的风格——从塑料、金属,到甚至是贵金属,各种都有。相比之下,几乎没人在意听力防护用品的美感。我们当时就觉得,这样不行。所以我们希望能打破这个局限,让听力防护也能变成一种个性表达,甚至成为你整体风格的一部分。
所以我们才会去做各种配件——像收纳盒、挂绳,还有不同的颜色和联名合作。我们的目标是先打好一个适合所有人的设计基础,然后再让每个人都能根据自己的喜好去个性化搭配,玩出自己的风格。
比利时Loop律谱品牌联合创始人Dimitri O
Q:目前,大家对听力防护的意识确实在提升,但还没有像戴墨镜、涂防晒那样成为一种下意识的日常习惯。那你们现在有哪些策略,是在帮助大家更深入地了解听力防护这件事的?
Dimitri:在我们看来,提升认知其实是一个分阶段的过程:先是“问题认知”,再到“解决方案认知”,最后才是“品牌认知”。
“问题认知”是第一步。从全球来看,噪音污染确实是一个日益严重的问题,但相比于其他环境议题,比如空气质量,大家的关注度还不算高。不过一旦你聊起这个话题,其实大家都能产生共鸣。我们都有过类似的体验——在很热闹的环境里,玩得很开心,但一走出来却感觉如释重负:“挺好玩的,但现在终于远离那个嘈杂的声音,太舒服了。”这种感觉,几乎每个人都懂。
再比如,有些人早上醒来总觉得累,其实他们可能没有意识到,是因为整晚都在被施工噪音或者邻居的动静影响。一旦你点出来,他们马上就会恍然大悟——这就是“问题认知”的开始。
接下来就是“解决方案认知”。当人们意识到噪音会影响情绪、专注力,甚至整体的身心状态时,他们自然会开始思考:“那我该怎么解决这个问题?”这时候,像 Loop 这样的产品就能发挥作用了。就像我们戴墨镜是为了过滤阳光一样,Loop 让人们可以“过滤”声音,让你有选择地听到你想听的世界。
当人们意识到问题、也知道有解决方案存在时,接下来的关键就是品牌认知了。虽然我们不是这个领域唯一的品牌,但往往当用户真正想要行动、开始寻找产品时,Loop 是他们最容易想到的选择之一。
噪音的特殊之处就在于,它是非常个人化的。对一个人来说可能是美妙的音乐,对另一个人来说却可能是折磨。有些人听着音乐更专注,而有些人反而会被分心。而像中国这样,有近十亿人口生活在城市里的国家,这就意味着有十亿种不同的“噪音故事”。
这也是为什么像小红书这样的平台特别有价值,我们更倾向于让真实用户来说出他们的体验——说实话,他们讲出来的故事,往往比我们作为品牌方讲的还要打动人。
Q:所以说,其实你们并不是孤军奋战,已经有很多合作伙伴一起加入了。但我想问的是,跟美国、日本这些已经有一定市场基础的国家相比,你们会不会觉得在中国更多是你们在“扛大旗”?毕竟说实话,我们这边在这方面的认知和标准还不是很成熟。
Dimitri: 确实,我们现在在中国这边做了很多具有挑战性的工作,但其实在欧洲和美国也是一样的。全球范围来看,有超过一半购买我们产品的用户,之前从来没买过耳塞——这说明整个市场正在发生变化。自从我们进入这个领域以来,这个品类的整体规模也在不断扩大。现在我们在欧洲和美国的市场占有率已经超过了 40%,但在中国还处于起步阶段。
但是,中国市场的体量是不可估量的,以及在提升认知方面还有很多提升空间,这也正是为什么中国会被我们列为四大战略市场之一,并且我们会持续在这里投入的原因。
-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