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不确定与可能性之间,艺术与AI的交汇不仅关乎图像与形式,
更关乎人类如何重新理解自身、感知世界,
并在生成的瞬间发现创造力的无限延展。
在当代艺术语境中,人工智能正以惊人的速度与深度渗透创作现场,重塑艺术的边界与未来的想象力。“提视造境 Promptoscape”汇聚全球十国艺术家,共同呈现人类与机器之间的共生与博弈;“未来的你:行走的进化”则以数字影像与交互装置,探索未来身体与知觉的边界,将“行走”转化为生命的隐喻;“巴黎1874·印象派之夜”以沉浸式虚拟现实再现艺术史的重要时刻,让观众在数字场景中成为跨越时空的见证者;“2025亚洲数字艺术展”则通过影像、游戏与具身机器人等多元媒介,探讨“人机协作”与AI透明性的议题,揭示科技与艺术共同塑造文化未来的路径……这一系列展览,共同构建了一个多维度的当代艺术景观。
上海民生现代美术馆推出的全新展览“提视造境 Promptoscape:国际人工智能艺术文献展”,是一次关于人的创造力、想像力和机器合作共生、角力博奕的创作实践展示,也是一场面向公众与未来的艺术生成实验。
“提视造境 Promptoscape:国际人工智能艺术文献展”展览现场;
国际人工智能艺术文献展
展览标题“Promptoscape”一词结合了“prompt”(提示词)与“-scape”(场域、景观),意指在AI语境中由概念激发的多维感知生成空间,暗含“landscape(风景)”与“escape(逃逸)”,甚至 “prompto” (拉丁文加速)的三重隐喻:提示词不仅制造图像与想像之境,是既有认知结构的逃逸路径,更是加速衍义的推动力。
Nexus连结,Irina Angles(乌克兰),影像;
本次展览由姚大钧和马楠联合策展,汇集了来自全球十个国家和地区的AI艺术家、媒体研究者与新兴创作者的多种形式的代表性作品。展览开幕恰逢世界人工智能大会(WAIC)举办,本展览作为大会官方的特别推荐艺术展,也成为WAIC全球嘉宾文化之旅中的重要一站。
Symbiosis共生,Universal Everything(英国),互动影像装置。
在这个充满不确定性的时代,我们与AI之间的界面,正在从“工具”变为“共同创作的场所”。《提视造境 Promptoscape》正是一次这样的全域扫瞄——它不仅是一场国际AI艺术的盛会,更是一次感知思辨的再觉醒,一场跨越语言、媒介与文化边界的共建与共思。一切,都正在生成中。本次展览于2025年7月26日对公众开放,并持续展出至11月30日。
你是否想过,当身体成为数据、情感可以被编程,我们将进化成怎样的存在?798CUBE最新展览“未来的你:行走的进化”已开启,英国先锋艺术团体Universal Everything(以下简称“UE”)用数字影像与交互作品,为你呈现一个不断生长、永不重复的“未来现场”。
《未来的你:行走的进化》Universal Everything个展,展览现场,798CUBE,2025。
遇见“未来的你”
在“未来的你:行走的进化”展览中,UE结合798CUBE的空间特色,并为此注入“生命”。展览以数字影像与交互装置作品,通过动态图像、生成算法、体感技术构建一个可参与、可进化、不可复制的艺术现场:B1层展厅聚焦生命的起始形态——代码生成的虚拟生物以羽毛、毛发等有机材质为表现,观众的动作可实时生成自然形态的交互反馈;一层展厅继而转向未来身体的想象,呈现合成服装、机器人肢体与建筑逻辑融合的动态角色,展示未来“人类”的新可能。
本次展览,UE在最新作品《超声体》中,构建了一个“声敏生命”的假想生态系统:它们栖息于缝隙、边界与屏幕之外,当声音响起,它们浮现、律动、组成另一个维度的生存景观。
“行走”不仅是动作,更是生命的线索。无论作品的形状多么抽象,只要它在“走”,人们就会觉得它是“活着”的,UE称此为“知觉边缘”——一种由动觉唤起的共鸣体验。行走的动态变化,也反映着观者内心的变化——情绪的流动、精神的转变。《永远奔跑》中的奔跑者从水中诞生,以氢气转化为能量,最终以植物的形态,回归为水。这是一次关于可持续技术的数字寓言,也是一种身体与自然协同的诗意想象。
《共融(2020)》中数百个数字生物在电子节拍中舞动。它们各自进化、彼此感染,构成一种技术驱动的“集体意识”,仿佛下一代社群的模拟蓝图。
由法国巴黎奥赛博物馆联合出品、博新全宇宙全国发行的年度巨作「巴黎1874·印象派之夜」,在中国各大城市陆续开启。作为由全球顶级艺术博物馆参与制作和出品的大空间虚拟现实沉浸式探索项目,自巴黎奥赛博物馆首秀以来广获赞誉,以其领先的虚拟现实技术与深刻的艺术表达,重现印象派诞生现场,开创艺术体验的全新形态。当前该项目同时在兴业太古汇和浦东美术馆展出。
「巴黎1874·印象派之夜」沉浸式探索体验
巴黎1874·印象派之夜
「巴黎1874·印象派之夜」沉浸式探索体验由法国Excurio担任制作,并由GEDEON Experiences及巴黎奥赛博物馆联合制作出品,且得到奥赛博物馆资深策展人Sylvie Patry与Anne Robbins的学术支持。这场体验不仅复刻了历史场景,更让观众成为“跨时空参与者”。当一体式头显设备启动,1874年4月15日的巴黎暮色便在你眼前徐徐铺展开。歌剧院沐浴在玫瑰色的晚霞中,街头马蹄声与鸽子振翅声入耳,虚拟向导Rose已经在此等候体验者。跟随她转过街角,纳达尔工作室的红窗赫然在目——这里就是首届印象派展览的举办地。
作为印象派的创始成员之一,莫奈与同僚们在巴黎及诺曼底地区共同创作。体验者可以与莫奈并肩眺望勒阿弗尔港口,近距离观赏他创作《印象·日出》的全过程,领悟“印象派”为何得名于此并共情于这个瞬间。在45分钟的沉浸式探索中,体验者将亲身参与历史首届印象派画展, 聆听大师们的真知灼见,探索印象派开创性艺术运动的起源与影响,从而一窥艺术史上的这一重要里程碑。
噪声残影-雪花(局部),阳春面研究舍;
2025亚洲数字艺术展
2025亚洲数字艺术展在三山五园文化艺术中心展出,展览以“多智能社群”为主题,共有来自6个国家和地区的多件数字艺术作品参展,通过研究与实践,探讨当下科技与文化交汇的热点话题,以影像、游戏、交互装置、机械装置、混合现实等形式,多维度的讲述和呈现“人机协作下的创意增强”和“AI的可解释和透明性”。
潜像描绘仪(道尔顿板), 2025机械装置,机器绘图,生成动画,复合媒材,尺寸依场地而定,阳春面研究舍;
展出的作品有来自中科院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的科技成果,有首次走进数字艺术展的具身机器人,还有国家级非遗传承项目的数字化体验……这些数字艺术作品将人类的想象力与计算机的强大能力相结合,既展现了人类艺术家与AI协作共创的无限可能,又以数字艺术呈现了科技之美,通过数据可视化和交互的方式让人工智能技术与运作机制被公众感知与理解。
2025亚洲数字艺术展展览现场。
AI的潜在漫步方式
大未来林舍画廊推出阳春面研究舍个展《神奇的雜訊:AI的潜在漫步方式》。此次展览延续着艺术家对算法生成与视觉再现的关注,以「AI算法」与「雜訊」为核心展开,透过道尔顿板、侧面描绘仪等具像装置,与AI影像生成模型的对话,结合十八世纪传统描摹装置与当代人工智能,思考AI如何透过「雜訊」漫步于真实与虚拟之间,重新诠释肖像绘画可能的形式;另一方面,透过自我相似的碎形几何与印刷及手绘的误差呼应雜訊,进一步重塑人类与科技对创造力的想象与认知。
- END -